当前位置:小熊IT > 焦点 >

打造护企营商“数智管家”,“宁宁AI法”公共法律数字人入驻古北市民中心

时间:2025-04-27 23:40:40来源:东方网阅读量:11781   

外国学生能否在中国实习就业?中企在刚果可设立哪些企业类型?跨境投资不合规将面临什么风险?4月27日,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举办的数字营商法律服务体验活动中,“宁宁AI法”公共法律服务数字人对这些专业问题作出了即时解答。

来自刚果的外籍法治观察员大壮(中文名)与北京植德(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潘扬、上海瑞富律师事务所律师贺浩轩作为首批体验者,现场与数字人展开互动。“回答速度令人惊叹,仿佛在和真人对话,这种技术必将为法律服务领域带来变革。”大壮在体验后表示。两位律师着重测试了系统的专业深度后一致表示,“数字人反应速度很快,依托现行法律法规和专业语料库,不仅能解析法律条文,还能生成精准的解决方案,非常实用。”

据介绍,去年8月,上海首个多语种多模态法律垂类智能大模型——“宁宁AI法”公共法律服务数字人对外亮相。“宁宁”取长宁的“宁”字谐音,“AI”代表数字化、科技化赋能,“法”则蕴含“专业法律服务”之意。该项目是长宁区司法局牵头研发的针对市场主体法律需求的智慧化应用场景。通过为大模型提供律师事务所最新实务案例、专业裁判文书、重要目的地国家法律法规等数据资源,持续开展技术识别、集成训练、模拟应用、实景测试等立体化、多维度的专业测训,不断提升大模型涉企营商法律服务专业化能级。

值得一提的是,“宁宁AI法”公共法律服务数字人还能通过对服务对象法律需求重要字段识别与带入场景分析,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提供法律逻辑性更优、方向性更强、便于常人理解、更具实务操作性的法律解决方案。

在开展智能训练时,长宁区司法局有效结合当前全球发展实际,聚焦护企出海法律服务细分领域,精准提供“一带一路”国家的过往法律服务报告、国别咨询信息等近600份高频法律文本信息字条,并开展不同国别问答20—30高频次反复测试,切实提高“宁宁AI法”公共法律数字人的涉外、营商法律服务供给精准度。在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还可根据服务对象对专业法律知识理解程度及现实需求,整理并提供包括法律、法规在内的政策依据,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解决目的国投资经营的实际问题能力,切实做到法律法规精准指引与实务需求妥善解决的“双重体验式服务”。

此次落地古北市民中心的“宁宁AI法”公共法律数字人实现了大幅“瘦身”,轻巧机身便于多场景切换。透明屏幕设计支持多人同步互动,外籍人士可直接与国内律师、公证员连线咨询,形成服务闭环。目前,大模型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英、日、韩等12国语种的同步翻译以及粤语等国内方言识别应用等功能,为法律专业人士参与咨询服务,提供评估建议提供便利。

古北市民中心所在的虹桥地区集聚跨国企业与外籍人士,为“宁宁AI法”公共法律服务数字人提供了天然试验场。未来,平台将通过常态化服务积累语料数据,完善“回应—评估—训练—优化”闭环,持续提升涉企法律问题解决能力,致力成为区域护企营商的“法律服务数智管家”。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C)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小熊IT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或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如有侵权争议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邮箱:bgm1231@sina.com